2025年2月21日,2025年“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在潮州古城隆重举行。来自潮州、汕头、揭阳等市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吸引99家潮属社团代表等近千人齐聚潮州出席盛会,和市民游客共享这一场文化盛宴。商会代表团出席2025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商会会长许泽波、常务副会长吕义胜、理事陈贤河、秘书长林纯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受邀出席本次活动。许泽波会长向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谢松青会长赠送纪念品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20日晚,参会嘉宾出席欢迎晚宴。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出席晚宴并致辞。他对海内外乡亲回家参加盛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诚挚邀请大家出席将于今年在潮州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他表示,希望海内外潮人乡亲、潮籍乡贤常回家走走看看,寻根圆梦,感受故乡之美,共谋潮州发展。21日上午8时,巡游活动正式启幕。队伍从南堤路青龙古庙出发,途经牌坊街、昌黎路、镇海楼、义安路、开元路、环城西路、南较路、枫春路,最终返回青龙古庙,全程约6公里。巡游队伍由多个方阵组成,以传统仪仗、非遗演艺、现代共鸣等多维度展现方式,途经古城多个文化地标,形成长超1公里的文化长卷。锣鼓铿锵,龙狮起舞,英歌炸街,布马翩翩,鲤鱼遨游,文化巡游活动中,一项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闪亮展演,还有绚丽多彩的标旗和古色古香的花灯点缀其中,阵容庞大,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一场潮州“非遗嘉年华”,向全球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省级非遗,潮州青龙庙会,不仅是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也是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精神纽带,寄托了“家己人”,对“兴兴顺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今年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办,在盛会到来之际,预祝海内外潮人“双向奔赴”的亲情聚会顺利举办。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潮汕不划归福建管辖呢? |
||
潮州人说闽南语,吃闽南菜,拜妈祖,但是为什么不划归胡建管辖呢?你是否有质疑过这个历史问题?不知道?没关系,咱们看看就知道了! 人种上,潮州人和福建人都是来自北方战乱的移民,都是一个爹妈的孩子。南宋末期,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区。至今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的姓氏种类上仍有大量重叠,在名门望族上,大潮汕和大胡建基本一致甚至雷同,不少潮汕人身在潮汕,根在莆田。 潮汕话在一定程度上和福建人说的闽南语隶属同宗,都是闽粤语系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潮汕话属于小宗,闽南语属于大宗,潮州话源自古闽南语莆田话。福建古莆田话属于闽南语,至今福建漳州等地仍有很多人会说潮汕话,只不过是因为加入了福州话的成分,部分福建人已经不能潮汕进行比较顺畅的交流,但是从根本上,都是同样的语系,潮州大部分地区仍相当流行台湾的闽南语歌曲,大部分也可以在短暂学习后,较为精准地说闽南语。 潮州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闽菜的一部分,众人皆知的潮州卤味,蚵仔煎,粿条,福建人也有,但是只是因为潮州在行政规划上多次被划归广东,所以在一部分人看来,本来隶属闽菜的潮州菜被地缘政治强行划归粤菜。 同时,潮州人和福建人都是多信仰的人群,但是最为相似的是,由于地缘上的及其接近,两个族群都信奉妈祖,每一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迎妈祖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下海平安,农业兴盛。
再来看一组数据先: 前111年,汉王朝在潮汕地区置揭阳县,隶南海郡,南海郡即广东所在。523年,饶平县、南澳县一带划回福建,注意了,这是潮汕在中央王朝统治下第一次划归福建管辖的地区。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隋王朝罢州设县,次年,于义安县设立潮州,以潮水往复为名,潮州名始此;两年后的开皇十二年(西元592年),整个潮汕地区划回福建。 唐朝基本延续了隋朝的行政规划制度,贞观三年,西元629年再次划回福建,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 唐贞观十年,西元636年,改隶属岭南道。 景云二年,西元711年,再次划回福建,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 唐玄宗期间,这位大神在亲政期间的开元十暨公元751年,将隶属福建一段时间的潮汕地区由从江南道(福建)改为岭南道(广东)管辖。 两宋基本沿袭唐朝制度,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即1575年,南澳岛开始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军营。 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管辖闽南、台湾、粤东海域军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 在历史上,潮汕就这样被来回割来割去,中央觉得闽粤谁势力过大就把潮汕割给弱的一方,但是大部分时间里,潮汕一直属于广东管辖。 自从嘉靖年间海禁开始后,广东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官方指定地区,此后清朝的十三行,鸦片战争期间的各种殖民地,通商口岸均选择在广东开设,加上上世纪以来的经济政策地区倾斜明显,广东已经在各方面领先福建几条街,大部分潮州人已经习惯自称广东人(尽管一句粤语都不会说),经济上的优越感已经逐渐拉大,和福建的地区合并已经不再可能。 广东也好,福建也罢,经济文化上的融合已经逐步打破地缘划分上的隔阂,这种文化上的根本认同,在一代死一代生的轮回反复中逐渐变淡,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