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2025年“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在潮州古城隆重举行。来自潮州、汕头、揭阳等市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吸引99家潮属社团代表等近千人齐聚潮州出席盛会,和市民游客共享这一场文化盛宴。商会代表团出席2025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商会会长许泽波、常务副会长吕义胜、理事陈贤河、秘书长林纯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受邀出席本次活动。许泽波会长向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谢松青会长赠送纪念品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20日晚,参会嘉宾出席欢迎晚宴。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出席晚宴并致辞。他对海内外乡亲回家参加盛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诚挚邀请大家出席将于今年在潮州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他表示,希望海内外潮人乡亲、潮籍乡贤常回家走走看看,寻根圆梦,感受故乡之美,共谋潮州发展。21日上午8时,巡游活动正式启幕。队伍从南堤路青龙古庙出发,途经牌坊街、昌黎路、镇海楼、义安路、开元路、环城西路、南较路、枫春路,最终返回青龙古庙,全程约6公里。巡游队伍由多个方阵组成,以传统仪仗、非遗演艺、现代共鸣等多维度展现方式,途经古城多个文化地标,形成长超1公里的文化长卷。锣鼓铿锵,龙狮起舞,英歌炸街,布马翩翩,鲤鱼遨游,文化巡游活动中,一项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闪亮展演,还有绚丽多彩的标旗和古色古香的花灯点缀其中,阵容庞大,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一场潮州“非遗嘉年华”,向全球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省级非遗,潮州青龙庙会,不仅是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也是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精神纽带,寄托了“家己人”,对“兴兴顺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今年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办,在盛会到来之际,预祝海内外潮人“双向奔赴”的亲情聚会顺利举办。
汕尾地处粤东沿海,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潮汕地区两大板块的重要连接点,素有“粤东桥梁”之称。市区内海滩广布,白沙碧水形成天然的海滨浴场,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第一类口岸。
汕尾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可按地域可以分为三大文化区域:
闽南文化,汕尾市区和海丰县地区,说得是福佬话;客家文化,陆河县地区,说的是客家话;潮州文化,陆丰三甲地区,陆丰是潮汕和闽南文化的混合。
汕尾文化艺术发展蓬勃,其中戏剧文化出众,著名戏剧类型有: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歌舞类别有:汕尾渔歌、海丰麒麟舞、钱鼓舞、陆河田高景、陆丰甲子英歌舞。
另外民间文化也非常丰富,如:
滚地金龙,是汕尾地区汉族民间龙舞舞蹈,在节日喜庆场合表演,体现了龙能刚能柔,善静善动,能显能藏,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陆丰皮影戏,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汉族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海陆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菜式注重刀工和造型,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菜、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传统小吃品种众多且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比如小米、牛肉饼、菜粿(菜包粿)、韭菜饺、冬节鸽、猪肠粉、层糕粿、菜茶、咸茶、扁食等等。
除了文化艺术与美食,汕尾市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汕尾八景,包括:
红场星火(海陆丰是中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
玄武灵声(元山寺始建于南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凤来仪(风山,广东通高第一的艺术石雕像)
遮浪奇观(红海湾遮浪南澳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
金厢银滩(金厢滩滨海旅游区)
莲峰叠翠(粤东沿海第一高峰-莲花山,是广东省的四大名山之一)
一饭千秋(海丰城五坡岭上“方饭亭”)
南万椎涛(陆河绿色走廊南万红椎林生态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