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2025年“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在潮州古城隆重举行。来自潮州、汕头、揭阳等市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吸引99家潮属社团代表等近千人齐聚潮州出席盛会,和市民游客共享这一场文化盛宴。商会代表团出席2025潮州青龙庙会非遗文化巡游活动商会会长许泽波、常务副会长吕义胜、理事陈贤河、秘书长林纯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受邀出席本次活动。许泽波会长向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谢松青会长赠送纪念品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20日晚,参会嘉宾出席欢迎晚宴。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出席晚宴并致辞。他对海内外乡亲回家参加盛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诚挚邀请大家出席将于今年在潮州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他表示,希望海内外潮人乡亲、潮籍乡贤常回家走走看看,寻根圆梦,感受故乡之美,共谋潮州发展。21日上午8时,巡游活动正式启幕。队伍从南堤路青龙古庙出发,途经牌坊街、昌黎路、镇海楼、义安路、开元路、环城西路、南较路、枫春路,最终返回青龙古庙,全程约6公里。巡游队伍由多个方阵组成,以传统仪仗、非遗演艺、现代共鸣等多维度展现方式,途经古城多个文化地标,形成长超1公里的文化长卷。锣鼓铿锵,龙狮起舞,英歌炸街,布马翩翩,鲤鱼遨游,文化巡游活动中,一项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闪亮展演,还有绚丽多彩的标旗和古色古香的花灯点缀其中,阵容庞大,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一场潮州“非遗嘉年华”,向全球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省级非遗,潮州青龙庙会,不仅是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也是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精神纽带,寄托了“家己人”,对“兴兴顺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今年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办,在盛会到来之际,预祝海内外潮人“双向奔赴”的亲情聚会顺利举办。
凤泉湖高新区插上腾飞翅膀 |
凤泉湖高新区项目进园落户工作稳步推进,目前进园项目共有66个,已建成投产项目7个。图为已落户园区的广东英乐斯陶瓷项目正在进行生产。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本报记者 袁晓金
24日上午,屋外寒风阵阵,而凤泉湖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内却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在二楼的多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或接待上门的企业代表,或分头开会协调工作事宜。自去年,办公场所迁址到湘桥区铁铺镇后,这样忙碌的工作状态对于凤泉湖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已经习以为常。 刚刚结束会议,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前往园区内,了解企业的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他们第一站走访的是明园集团。该企业在园区投资15亿元的新型金属质感材料项目正处于建设的关键期。在项目工地上,他们遇到了明园新材料公司项目经理周道远。“你们又来关心我了!”看到管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周道远热情地迎了上来。 全程式、保姆式服务是凤泉湖高新区探索服务入园企业的创新手段。目前,凤泉湖高新区已经建立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领导挂钩新制度,特别是对已动工项目,配备项目工作组,让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挂钩领导及工作组建立联动机制,进行全程式、保姆式服务,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管委会班子成员第一时间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工作组负责具体跟进服务,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在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明园新型金属质感材料项目建设进度相比预期有所提前,项目一期土建部分有望于12月上旬完成。“有了市委市政府和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我们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周道远表示,企业将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朝着明年3至4月试投产的目标迈进。 几年前,凤泉湖高新区仅有几个项目动工。而今,进园项目达到了66个,项目总投资约140.29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7个,共有52个项目动工建设。从最初企业互相观望再到如今争相涌入建设,这几年凤泉湖高新区的华丽蜕变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发展的重视。 2015年正月初七,市委书记李水华带队专程前往园区调研,提出镇园合一、产城融合等理念,为破解困扰园区发展多时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之后的相关工作会议,李水华又寄语各级各部门坚持“项目为王,动工为先”,全力把凤泉湖高新区打造为我市的重大发展平台。代理市长殷昭举也经常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园区,推动园区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程。 随后,市委市政府的鼓励变为支持园区发展的“真金白银”,一系列利好消息扑面而来。2015年6月,我市出台相关文件,通过授予管委会67项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切实减少审批层次、提高办事效率,激发凤泉湖园区发展新活力。原先,一个项目要进驻园区,必须通过市相关5个部门层层审批;现在,除了需要单独征求环保部门意见外,其他审批权限都下放到管委会,极大减少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时效。项目从签约到正式落地建设这一过程从原来的3至4个月,缩短为2个月左右。 以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生活配套设施不配套等因素的制约,让不少企业对落户凤泉湖高新区望而却步。近几年,随着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X086线铁铺至汫洲路线路面大修及S335线铁铺镇区路段改造工程等项目相继完成,凤泉湖高新区的区位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潮州港、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眼下无论是从园区到潮汕机场还是到厦深高铁站,都只需半个钟头左右时间。而从去年开始,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下大力气谋划建设中山大道,将凤泉湖高新区与铁铺镇连接起来。在中山市资金的支持下,投资4.2亿元的中山大道已经动工建设。同时,智能园区、电子商务、中潮孵化基地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也正在加紧筹建中,困扰园区多时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从起初的径南工业园再到现在的凤泉湖高新区,虽然只是名字上的变化,却折射出市委市政府对于开发这一园区的新理念,即打造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此,高新区管委会发挥中山对口帮扶的独特优势,同中山对口帮扶指挥部密切配合、不断创新、形成合力,在招商引资上把好关,设置较为严格的门槛,使得低产能、低效益、高能耗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概不允许入园,同时也使得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知名企业慕名而来。上海明园集团新型金属质感材料项目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成果作支撑,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圳华联世纪生物项目利用污水转换生物基醇燃料,技术国际领先;光明乳业项目拟新建产能设计为500吨/天的乳制品生产基地,管委会正协调企业做好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力争项目早日落地。 本月又有好消息传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湘桥区铁铺镇人财物将整体委托凤泉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为凤泉湖高新区形成园镇融合、权责统一、执行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园镇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如今,进入凤泉湖高新区,满眼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为王、动工为先”已经成为管委会和广大入园企业的共识。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 |